胡斯泰岭的普氏野马

艺术与文化
munkh-orgil@montsame.gov.mn
2021-11-02 00:15:52

普氏野马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机警,善奔跑,是世界上唯一生存的野生马种。

经过荷兰普氏野马保护基金会、蒙古国环境保护协会和胡斯泰国家公园 29 年的努力,普氏野马回归大自然,目前在蒙古国繁殖到800 多匹。 我们的记者团访问了位于中央省阿 勒坦布拉格县的胡斯泰国家公园,以了解有关普氏野马的更多信息。

普氏野马的“远亲”在世界上有七种,其中的三种是生活在非洲的斑马。 还有三种是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野驴。 其中唯一的野马是普氏野马。 和马一样,雄性被称为种马,雌性被称为母马,平均寿命为15-25年。

野生灭绝

1878年,沙俄军官普热瓦尔斯基率领探险队进入准葛尔盆地奇台至巴里坤的丘沙河、滴水泉一带捕获、采集野马标本,并于1881年由沙俄学者波利亚科夫正式定名为“普氏野马”。

由于普氏野马生活于极其艰苦的荒漠戈壁,缺乏食物,水源不足,还有低温和暴风雪的侵袭。而人类的捕杀和对其栖息地的破坏,更加速了它消亡的进程。1969年,普氏野马在自然界“不见踪影”。在动物园饲养的 54 只小马驹中,有 13 只成功繁殖留下了后代。世界上共计有 2000 匹普氏野马,它们是这 13 匹小马驹的后代。

它们回到故乡

根据第三届普氏野马研究国际研讨会的决定,国内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进行了联合研究和准备,重新引入已灭绝的普氏野马。1992年,荷兰普氏野马保护基金会和蒙古国环境保护协会开始在中央省胡斯泰岭重新引入普氏野马。

从那以后的八年里,共有84匹纯种普氏野马从动物园五次空运到蒙古国。

不会被遗忘的人

荷兰普氏野马保护基金会的创始人伊恩•鲍曼 (音译) 在组织这项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自 1974 年以来,他对在蒙古国养殖普氏野马、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根据蒙古国总统令,他被授予了国家奖“友谊”勋章。

自从他去世后,他的妻子英格•鲍曼继续致力于加强胡斯泰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以及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 2012 年,根据总统令授予她国家奖“北极星”勋章。

普氏野马的保护

目标是让普氏野马在蒙古国保护区胡斯泰国家公园栖息并创造自然种群。

自 1992 年以来,没有一家人定居在占地 5万公顷的胡斯泰国家公园内。 在当地首次引进普氏野马时为了给它们创造生活条件,让附近的各家各户搬迁。 在冬季,该地区的护林员采取措施保障普氏野马的吃食。

胡斯泰国家公园雇佣 40 名全职员工,在夏季雇佣额外的合同工。 去年,公园的保护管理部门在KFW 国际项目框架内解决了其年轻员工的社会需求,建造了 16套公寓。 在胡斯泰岭,12名护林员和3名生物学家定期进行野外考察。

保护状态等级降两级

根据 1993 年国家大呼拉尔决议,普氏野马栖息地胡斯泰岭的5万公顷地成为“自然保护区”,受到国家特别保护。 从1998年开始,又升级为“国家公园” 。

1969年至1996年被全球列为“野生灭绝”的普氏野马,在2008年重新被列为“极危”,在2011年被列为“濒危”。研究员德•乌苏赫扎尔格勒强调,蒙古国通过重新引进和保护普氏野马,为将普氏野马的保护状态等级降两级做出了宝贵贡献。

胡斯泰国家公园的目标是,到 2025-2030 年时将普氏野马的数量增加到 500 匹。

旅游与保护

保护自然环境是善行,但也有经济上的需求。研究员德•乌苏赫扎尔格勒强调,胡斯泰国家公园力图发展生态旅游,并将收入用于保护工作。他说,“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自己赚取保护自然的资金。赚取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自然旅游。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普氏野马,还能看到鹿、黄羊等很多保护动物。我们每年接待 15000-30000游客,筹集 15-2 0亿图格里克 。”

该国家公园内有“胡斯泰”和“毛力特”两个营地接待游客。但是由于新冠疫情,旅游业受损严重,近两年没有接待游客。 因此,收入减少到7亿-9亿图格里克。德•乌苏赫扎尔格勒说,尽管损失如此之大,但从未停止为保护自然环境花钱。

除了保护濒危物种外,还与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负责保护登记在该地区的蒙古国历史文化古迹。 例如,6-8 世纪突厥时期的人像石等。

其他动物增加

随着胡斯泰国家公园全力保护普氏野马,其他动物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也迅速增加。例如,1992 年大约有 50 只鹿,但现在增加到 1300 只。不仅如此,还出现了一些不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例如黄羊、盘羊、旱獭等。

除了保护这些动物外,胡斯泰国家公园自 2000 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将它们遍布蒙古国。迄今为止,已经成功将 400 多只马鹿和 700 多只旱獭引进 5 个省的 15 个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