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奥云浩日勒:将在贺西格盆地以公私合作建造大型建设
经济
记者日前就贺西格盆地新宗莫德市建设工程进程采访了政府全权代表杜·奥云浩日勒。
问:政府决定将在贺西格盆地建造新宗莫德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自由经济区已过去一年。贺西格盆地建设工程进展如何?
答:蒙古国政府高度重视减少乌兰巴托交通拥堵,并决定依靠“成吉思汗”国际机场在贺西格盆地的31000公顷土地上建设15万人居住的自由经济区即新宗莫德市。去年4月,新宗莫德市总体发展规划和建立自由经济区的决议获得批准。与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准相关为落实该规划,我们正准备基础设施和法律政策文件。同时,我们研究发达国家和成功转入市场经济国家的城市规划和法律政策文件并反映了我们的规划。
新建设工程第一轮工程筹备措施范围内56.8公里长防洪渠、50公里长供水和污水管道,以及供电工程的融资工作正分阶段确定并建设工程正进行中。
问:
建筑及住房建设工程什么时候启动?
答:对于蒙古国来说,从1980年以来即40年后,计划建设一座新城市。 建设城市不是先建房,为不重蹈以前城市规划的覆辙,我们正致力于制定良好的法律环境、工程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吸引人员流动,以及建设宜居城市。在如何吸引人流的计算方面与国内外研究人员和专家协商后精心制定规划。在贺西格盆地未对任何企业发放土地。 只需按照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划拨土地并启动建设工程。 第一阶段,我们正加大经济自由区建设力度。
问:政府如何支持该建设工程?
答:蒙古国总理鲁·奥云额尔登宣布,在“新复兴政策”框架内,启动在贺西格盆地建设新城和自由经济区的重大建设工程。蒙古国政府决定全面解决贺西格盆地的基础设施问题。建筑与城市建设部已完成必要的设计项目,第一轮部分基础设施资金已反映在国家预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中。
问:关于将加大贺西格盆地自由经济区建设工程,
您能提供详细信息吗?
答:贺西格盆地自由经济区的核心是旅游、贸易和服务业中心。
截至目前,已有约45万名游客赴蒙古国。其中50%通过贺西格盆地的“成吉思汗”国际机场进入蒙古国。未来这个数字还会增加。因此,我们拟在贺西格盆地建设接待旅游的酒店、娱乐中心、室内体育场、国际会展综合体、交通物流中心、工业区、商贸服务中心、免税购物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医疗综合体等。
根据上述规划,预计将发展服务业经济、创造高薪就业岗位。
问:您能介绍一下娱乐中心和室内体育场吗?
答:蒙古国约70%的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今年夏天有3-4万人观看了在中央体育场举行的演出。在活动期间,5个人挤在1平方米的空间里,这低于国际音乐节每人1-3平方米的标准。在蒙古国目前没有按照国际音乐节标准容纳大量观众的场馆。因此,计划在经济自由区建设2万座室内体育场。
有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室内体育场,蒙古国艺术家将有机会组织各种表演,而不必局限于夏季。此外,还将有机会邀请世界著名乐团、歌手和艺术家,为演艺娱乐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会吸引各国游客。
问:在贺西格谷地开设赌场问题如何。赌场法处于什么阶段?
答:世界各国将赌场是一项创收的盈利业务。目前,已有156个国家拥有赌场,其中日本、阿联酋和泰国已决定开设赌场并建设已启动。我们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赌场的经验、积极和消极方面以及法律环境进行了研究,并与司法和内务部的工作组进行合作。政府于2022年12月向国家大呼拉尔提交了赌场法案。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第17次大会将在蒙古国举行。贺西格谷地经济自由区被选为主办会议地点之一。
蒙古国总统乌·呼日勒苏赫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期间,决定在蒙古国举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第17次大会。预计将有来自180多个国家的5000-7000名代表来蒙古国参加会议。联合国对主办国要求配备高技术设备的2个3000个座位的大型会议厅和15个可容纳200-300人的会议厅。因此,建设会议厅将可纳入贺西格谷地经济自由区国际会展综合体的规划。
问:在贺西格谷地经济自由区举办缔约方第17次大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贺西格盆地离机场近,基础设施问题已解决,可进行施工的空地方。自由区本身有特殊的签证制度,为外国投资者、企业和个人开设了服务中心,并提供签证、税收和许可证等多项政府服务。随着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会展综合体、酒店和服务,为今后可在蒙古国举办国际会议。
启动新城市的基础建设,蒙古国将成为在环保及绿色规划的新环境下主办联合国会议的国家。
问:经济自由区建设持续多久?
答:计划到2023年完成“贺西格谷地经济自由区“建设。国内外投资对于加强建设十分重要。对蒙古国而言,受外部形势、通货膨胀率及邻国边境口岸政策等原因,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持续减少。根据以往的经验,国内经济具体风险将从国际市场筹集资金造成困难。因此,吸引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向国内经济,进而将国内银行业和金融服务转变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多支柱金融体系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目标。
问:如何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
答:蒙古国发展政策文件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 “远景2050”蒙古国长期发展政策设定的目标是在2021年至2030年成为多支柱经济国家,并发展多支柱且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金融体系。由于本国金融市场过于依赖银行业,银行竞争力较弱,利率较高,金融中介服务种类有限,不良贷款规模较大,很难自行为大型开发项目融资。因此,我们对国际金融中心领域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法律。
金融中心将具有独立的法律监管。
司法与内务部、财政部、蒙央行、金融监管委员会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组已成立,正在起草法律草案。
在金融中心,证券、交易、金融、保险、投资业务关系将由普通法系专门规范,其他法律关系如刑事、行政将由蒙古国法律规范。随着该法的批准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将为促进经济发展开辟机遇和途径,满足大型项目的投融资需求。
问:是要通过外资来解决发展吗?
答:建设工程将在公私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实施。有众多要投资的国内外投资者。投资方提出了确保以国际协议和规则为主的有利、明确的法律环境以及稳定运营的可能性。
问:制定新的法律环境才能吸引投资者?
答:日本政府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将实施技术援助项目,以改善贺西格盆地建设所需的法律框架和投资。 由于自由贸易区实行单独法律规制,并按照国际标准发展,因此有必要根据国际经验改变管理和发展的方法和形式。 我们认为以公私合营的公司形式,与投资者和商家共同决策是最佳选择。
问:如何确保公私伙伴关系的参与?
答:通过减少国家参与,增加私营参与,投资者将有信心进行合作。 另一方面,有可能会减少行政限制和官僚主义。 国际研究人员建议,为吸引私人投资改善公司治理, 为了吸引和留住有技能的管理人员,按照市场原则提供薪酬和激励。 总的来说,一个负责任且技术精湛的管理团队会带来高性价比,从长远来看可以节省资金。 此外,需要为自贸区的发展建立优化的金融机制。 土地交易、租赁和分配将根据业务发展原则,按照严格的时间表进行开发。 否则,开发项目就有可能变成土地交易。 将会简化开展业务的流程。 目前的流程过于繁琐、烦琐。 业务流程应尽可能简化,步骤应减少。 最重要的是为投资者创造舒适的环境。 需要长期、一致的行动才能保持其兴趣。